虛擬世界是否正在逐漸侵吞我們的感受?

《銀翼殺手2049 》正在熱映,人們對於未來世界的暢想也從未停止過。原著小說《仿生人會夢到電子羊嗎》裡面所描寫的2019 年,距離我們也越來越近。人造人也好,電台中馬桶不通子羊也罷,權利、階級、倫理&hellip


《銀翼殺手2049 》正在熱映,人們對於未來世界的暢想也從未停止過。原著小說《仿生人會夢到電子羊嗎》裡面所描寫的2019 年,距一般家庭抽肥離我們也越來越近。人造人也好,電子羊也罷,權利、階級、倫理 有關後人類的話題一直在被討論提及。

對於現在來說,VR 技術的發展,AlphaGo 指數爆炸式的增強,都使得機器與人類的對撞更加激烈。在藝術傢陳抱陽的眼中,科學技術不僅是哲理的源頭,也是藝術創作的工具,他的作品 仿生人會夢到電子奶牛嗎 就是一次這樣的思考。隻有觀看者的親身參與,才能更清晰的體會到虛擬與現實的種種矛盾與關系。

這是一個玻璃搭建的迷宮裝置。鏡子與迷宮,就像是博爾赫斯的詩歌。

藝術裝置的名字叫做 仿生人會夢到電子奶牛嗎 ,與《銀翼殺手》的原著異曲同工。

交叉錯綜的玻璃板,組成一個通透的、看似輕易破解的迷宮。然而參與者必須帶上VR 銀鏡,才能置身其中。

帶上VR 眼鏡的一瞬間,身體就交付給瞭虛擬世界。在迷宮中行走,視野裡卻充斥的是變幻的色彩、爆炸的煙火以及忽遠忽近的電子奶牛。與此同時,你所聽到的聲音,也隻有兩個仿生人的對話。

虛擬的世界剝奪瞭所有最直接的感受器官,探索迷宮的方式,隻有通過雙手去觸摸。不停的碰壁,不停地探索,偶爾也會閃現一些脫離現實的恐懼。尋找出口的想法越來越強烈,然而直到找到出口以後才發現,出口就是你最初進入迷宮的地方。

結束這種最直觀的體驗以後,才會猛然反思現實與虛擬的關系。仿生人的概念從何而來?虛擬世界是否正在逐漸侵吞我們的感受器官?

在采訪中,陳抱陽為我們闡釋瞭VR 與現實世界的層層關聯。

單讀:為什麼會用VR這種形式呈現作品?現在越來越多藝術傢開始用VR進行創作,你怎麼看待這樣的趨勢?

陳抱陽:我本身關註的是科技和藝術之間的關系,特別是通過科技的本體,從內而外的看它的特性和藝術創作之間的關系。這件作品代表瞭現階段我對VR思考的三個層次。

第一層,自然就是真實和虛擬的關系。VR 技術不斷的發展最終想要帶給我們最接近 真實 的 虛擬 ,我的這件作品通過玻璃迷宮想表達的是 真實 和 虛擬 的鴻溝,強調的是之間的這個間隙。

第二層,是看與被看。VR 從進入大眾視角開始,我們討論的很多的就是隱私性,但在這件作品裡,通過玻璃迷宮構建的一個 監獄 ,使得帶上VR 眼鏡的觀眾稱為玻璃墻外觀眾的一種景觀。邱老師把這類比為福柯的監獄。

第三層,可以拓展到許多現在時髦的技術,技術的階級性。現在VR 技術由於硬件的價格以及軟件開發的技術要求,對使用者的社會資源提出瞭一定的要求,但VR 會同智能手機一樣不斷的廉價化,變得越來越平易近人,那麼到那時候可能擁有更多社會資源的人會選擇去黃山實地旅遊,而更多的人隻能通過VR 進行黃山一日遊。這就如同我們對於走地雞、有機食品的要求是一樣的。這些技術背後隱含瞭一種對於階級的暗示。

我覺得使用VR ,或者任何一種技術進行創作,可以把技術單純的當作一種手段,另外一種是去看技術本身的東西。我覺得這些數字技術,如果單純的被藝術傢當作手段來使用,在現在這個語境下是不夠的,甚至單純的從語義的角度去解讀也是偏頗的,我覺得從技術本體的角度去看會比較有意思。

單讀:設置玻璃板的目的是什麼,你怎麼看待虛擬和現實之間的關系?

陳抱陽:玻璃板的目的是建立一個物理限制。Vive 這套VR 系統在設置的第一步就是要求用戶清理出一定的面積,因為從開發VR 技術的角度,是不希望VR 世界被物理世界打斷的。當觀眾在體驗VR 的時候,突然觸摸到玻璃,又或是輕輕撞到玻璃的時候,就是VR 世界塌縮的時刻。這些的過程在觀眾感受作品的時候會不斷出現,使得觀眾遊走於VR 世界和物理空間之間的這條窄窄的界限上,晃晃悠悠不時的倒向一邊。

我覺得真實和虛擬本身承載瞭太多哲學的含義,雖然我自己平時也會用,但在回答這個台中通馬桶價格問題的時候,我自己更喜歡用文化空間和數字空間來定義。這是Manovich 提出的一組詞,文化空間代表我們所處的這個空間,數字空間自然就是電腦中的那個空間。這兩個空間之間交互的時候, Manovich 定義瞭一次詞叫轉碼,其實我這件作品的語境是建立在這個 轉碼 的過程之上。

▲展覽方案圖

單讀:VR 技術是視覺、聽覺層面的虛擬現實,玻璃板能摸到,應該代表瞭觸覺,然而這種觸覺和VR 內容又沒有太多關聯,這種目的是出於對VR 技術的拓展,還是與VR 技術的對抗?

陳抱陽:這談不上對抗,代表瞭我對於技術本身的思考。實際上這個作品的創作,技術層面有很多東西。 Vive 的VR 頭顯就不必說瞭,是一個做到房間大小VR 追蹤的設備。TPCAST 的無線套件更是作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這件作品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構思,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在等無線VR 傳輸技術的成熟。無線VR 傳輸本質上是解放線纜對用戶的束縛,把用戶的體驗更往擬真上推。但對於我的作品來說,正是因為強調的是VR 和物理世界的間隙,我希望除瞭我特意設置的玻璃迷宮之外,沒有別的幹擾因素(線纜一直是VR 系統裡最讓觀眾出戲的東西)。

單讀:看到你在設計VR 場景的時候使用的是steam,steam 上的遊戲、這種人機交互形式,對於這樣一個虛擬現實主題的作品是否有啟發?

陳抱陽:我用的是Unity 開發的軟件部分,Steam 實質上是Vive 頭顯必須要使用的一個接口,是繞不開的。

遊戲是我們很熟悉的一種敘事手段,裡面其實集合瞭很多元素,交互性,娛樂性, 我 的外延以及各式各樣的科幻元素,在我的這件作品裡,為瞭使我自己想傳遞的信息更純粹,我實際上是去遊戲化,去娛樂化的。

我設置的玻璃結構被稱之為迷宮,實際上更接近監獄,它隻有一個出入口,裡面的每一條通道實際上都是死胡同。我的VR世界裡雖然我設置瞭很多視覺元素,但是裡面交互的成分是不明顯的。(我設置瞭電子奶牛會根據觀眾的設置,時而走近,時而遠離,把觀眾往迷宮深處引導,但我把這個交互的部分設計的非常隱晦,幾乎是察覺不到的。)整體的VR刻意的與遊戲保持一種距離,和沒有出口迷宮一樣,是不想讓觀眾體會到 勝利感 或者說是 遊戲感 。觀眾在體驗過程中不會有 打通關 或者是 走出迷宮 的快感。這一切都是為瞭作品的意義更純粹的傳遞出來。

▲不可能的即興雲圖畫廊紐約2016丨陳抱陽

單讀: 仿生人 的概念,究竟模仿的是什麼?對比飛機模仿鳥翼,並不是完整的復制,飛機也不需要扇動翅膀。

陳抱陽:我這件作品的本意不是在討論 後人類 的話題,科幻背景與其說是在暢想未來,不如說是對當下的思考。

真實和虛擬,文化空間和數字空間的關系,我想通過一個大傢更熟悉的人與機器之間表達出來。

▲《仿生人會夢到電子羊嗎》丨菲利普 迪克著

我介入這個菲利普 迪克的小說背景也是很巧合的,在夢境裡我夢見一樣霓虹燈的字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cows ,然後我就去google 瞭,發現是菲利普 迪克小說的標題。我小時候是看過電影和他原著的。當時是中譯本,使用的標題不是英文標題的翻譯,而是電影名《銀翼殺手》。而這本小說的標題和內容並不是緊密結合的,甚至可以說是不相關的,所以我也很意外為什麼自己會夢見。

有的人可能在使用作品的時候陷入恐懼,比如無從得知現實世界之類的,這種恐懼是預設的嗎?還是說隻是使用者的個人體會。

我預設的部分上文基本都談到瞭,至於恐懼,我覺得並不是對於我VR 空間的恐懼吧。而是對於VR 加玻璃迷宮,害怕自己撞到玻璃的恐懼,恐懼正是來自於VR 和物理空間的交界處。雖然恐懼不是我預設的,但把觀眾引導到這個間隙確實是我的本意。

▲無界影像集美 阿爾勒國際攝影節廈門2016丨陳抱陽

單讀:如何看待藝術和科技的關系?有哪些你覺得結合得比較好的例子?

陳抱陽:我覺得現在技術大爆發,很多技術都在此刻成熟瞭,而又有廠商將不同的技術整合起來,提供給用戶使用。比如VR 頭顯不是新概念,但此刻顯示屏技術,激光追蹤技術,電腦的預算力等等都在此刻成熟到可以支撐起VR這套系統和概念瞭。

我們生活在一個行業細分, 可以雇人 實現某種效果的時代。雖然藝術傢在技術方面永遠不會是高手中的高手,但我覺得做和技術相關的藝術傢需要掌握技術,更重要的是掌握技術內在的邏輯,才能去創作。換個角度,一個不會拿筆,或者分不清水油性顏料的畫傢也是很難進行想做的吧。

▲日暮登春山2014丨陳抱陽


虛擬世界是否正在逐漸侵吞我們的感受?丨單讀訪談

http://p0.ifengimg.com/pmop/2017/10/30/inter453_12249123_0_100415.jpg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
arrow
arrow

    llh715zz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